近年來,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以其便捷、環保的特點,成為各地解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城市病”的有效手段。
為加快推進“精致淮北”建設,貫徹落實安徽省政府低碳綠色出行的發展戰略,2013年7月,淮北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公共自行車惠民工程構想。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采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方式,與永安公共自行車公司合作,在淮北市濉溪縣試點率先建成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產生了良好反響。2014年初,市政府順應群眾呼聲,在中心城區建設了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實現了市縣區域的互聯互通、通借通還,有效緩解了市民出行難問題,使小服務惠及大民生。
截至目前,淮北市已投放公共自行車4000輛(中心城區3000輛、濉溪縣1000輛),設置服務站點130個,累計為市民辦卡9萬余張,日均使用量達45000余次,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便民、環保的優勢得到了充分體現。
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運營有限公司淮北分公司除了通過精細的信息化平臺管理來加強調度,從而保障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流暢運轉之外,還安排了60多名一線工人,分組開展巡線工作,及時發現、維修有故障的自行車。
同時,淮北市市容局也大力加強對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運行情況的監督考核,成立專門的考核中心,進一步細化完善了考核細則,指派專人負責,各方把關,并積極營造愛護公共自行車的輿論氛圍,聯合相關部門打擊破壞、偷盜公共自行車的違法行為。
隨著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一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二期工程也進入了緊鑼密鼓的建設之中。據了解,二期工程將新建站點80余個,投放公共自行車3100輛(其中,市和相山區各1000輛、杜集區采購500輛、烈山區采購300輛、濉溪縣300輛),主要是對現有使用量較大的站點進行擴容,并對烈山區、杜集區等未布設站點的區域進行選點建設,實現市域全覆蓋。
公共自行車兼具著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它的“綠色魅力”將在淮北的土地上彰顯出別樣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