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紅山區昭烏達小區的張然,在萬達廣場周邊的商業區上班。在早晚交通高峰期,若乘坐公交的話,每次出門都要提前四五十分鐘。而現在以騎行公共自行車的方式上下班,減少了高峰期的出行時間,實現了低碳出行。
打開“永安行”app軟件不僅可查看附近站點空滿樁情況,還可輕松完成掃碼、取車、騎行、還車等功能?!叭∮梅奖?,就近借還,還沒什么費用和尾氣排放,即使交通再擁堵,有個十多分鐘時間就可到達目的地,對上班一族來說,這實在太方便了?!睆埲桓吲d地說。
我市中心城區的公共自行車項目始于去年9月,是我市立足于“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共建站點175個、鎖車器4200個、自行車3500輛,配備維修自行車及站點設備的車輛2臺,調配各站點自行車的調度車3臺。站點廣泛分布在車站、居民區、學校等公共場所周圍。
“中心城區公共自行車系統采用的是物聯網控制技術,可與所有公共自行車系統通借通還,基本實現了系統的安全性、舒適性、便捷性和連續性。中心城區公共自行車項目運營至今,已累計借還達600余萬次?!背V萦腊补沧孕熊囅到y股份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經理說。
除了可解決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按每次平均出行20分鐘騎行3公里、一年累計騎行超1500萬公里來計算,可相當于節省汽油超150萬升。若按照節省1升汽油等于減排2.3kg二氧化碳等于減排0.627kg碳來計算,每年可累計為中心城區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450噸和碳排放950噸。若進一步換算成植樹的話,按一棵樹年可吸收5至10公斤的碳排放量,以全市目前市民騎公共自行車減排的量,相當于一年為市區種植約9.5萬棵樹。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保意識的提升,公共自行車騎行越來越受到廣大市民的青睞。